工作地点:深圳
薪金:年薪35万-45万
研究方向:基于长效缓释微球开展药物研发与工艺设计:参与药物研发过程,包括新药的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准备阶段的生产工艺设计。负责将实验室规模的工艺流程放大至工业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且符合法规要求。
项目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南昌创新研究院,并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拥有开放的材料和测试平台,具备完善的材料样品制备和器件测试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全面的开展需求。
招聘岗位:研究助理/博士后1名
学校名称:南方科技大学
课题组负责人:薛亚辉
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固-液界面力学、微纳结构材料、仿生离子通道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揭示液体在微纳米结构界面的多尺度力学行为和机理,利用新材料和新方法,解决微纳米结构的浸润稳定性、纳米尺度以及原子尺度液体和离子传输的可控性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在能源、环境工程、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多激励驱动、智能感知及人工智能超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将与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紧密合作开展,服务于深圳孔雀团队和广东省珠江团队项目,推进具身智能变胞机器人项目的顺利进行。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聚焦机器人领域的前瞻研究和创新应用,以仿生研究为主线, 面向军民融合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研究“仿生驱动”、“仿生操作”、“仿生移动”和“人-机-环智能融合”等技术, 搭建仿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 解决系列前沿技术问题, 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为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人才储备。
岗位基本要求:
1.博士学历,具有力学、物理、(电)化学、材料、微电子等相关专业背景均可;
2.从事过纳米流体力学、微纳米力学、离子输运、能源电池、微纳结构浸润、扫描探针显微镜、力学声学超构材料、机器人激励驱动、智能电子皮肤、微纳米力学、复杂流体等方向研究即可
3.具有实验、数值或理论背景均可,动手能力强者优先考虑;
4.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工作勤奋、踏实,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职责:
1.参与课题组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
2.完成课题研究,发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3.协助课题组团队项目申报,或积极申请相关领域项目;
4.参与重点项目平台建设、协助沟通并解决问题;
薪酬待遇及聘期:
博士后聘期两年,博士后年薪35万元,含广东省补助15万元(税前)及深圳市生活补助6万元(税后),并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福利费参照学校员额内教职工标准发放。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可向深圳市政府申请公租房或学校申请住房补贴 (税前2800元/月) 。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45万元。(含广东省及深圳市补助)。
团队介绍:
薛亚辉博士于2021年正式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薛亚辉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系,分别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学士学位(2009年)和固体力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15年)。2011年至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盖斯特赫特亥姆霍兹研究中心材料研究所交流学习。2016年202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米力学、水下超疏水及流动减阻、纳米多孔介质毛细输运、原子尺度人工离子通道、声学-力学超材料等。在science、nat. commun.、prl、pnas、appl. mech. rev.、proc. r. soc. 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四十篇,其中包括science等第一作者论文一篇。在力学权威综述期刊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发表综述论文一篇,荣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两年一度的the lloyd hamilton donnell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paper award(国内首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入选深圳市孔雀团队和广东省珠江团队计划项目。
实验室工作条件:
课题组目前经费、空间充裕,拥有崭新的实验室、办公室,一流的公共科研平台、良好的工作环境。课题组长期招收博士后、研究助理和研究生,我们非常期待及欢迎具有科研理想、创新能力、勤奋努力的同学和有志之士加入本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