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
2.固态锂电池(硫化物电解质、锂金属负极);
3.水系锌电池(正极材料、锌金属负极)
4.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硬碳负极材料,电解液);
5.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6.化学储氢材料;
7.电催化材料。
岗位职责:
1.参与基础科研项目,协助团队完成项目申报;
2.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管理实验室日常运行;
3.承担课题组分配的其他任务(包括样品测试分析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
任职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恪守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具有电化学(电池和电催化)、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研究经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优先考虑具有先进表征经验、电催化、固态电池研究的申请人;
3.近五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或近期即将毕业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以上(提供证明材料);
4.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的研究发展潜力和合作精神(在简历中详细阐述),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导师介绍:
陆俊,现为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衢州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院长,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600余篇,含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60余篇,担任Battery Energy和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授权专利超过20余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在2018?2024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2)及“2022-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荣获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内20余项重要奖励:包括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2019, R&D 100 Award),国际电池协会研究员奖(IBA Research Award, 2022),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技术奖(2022)、美国化学会能源与燃料部(ENFL)电化学储能杰出研究员奖(2022);2024年科学索引显示最有影响力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