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现有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材料、微系统技术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无线传感网与通信、太赫兹固态技术、高端硅基材料三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020前沿实验室(2020 X-Lab)是由上海微系统所的创新型国际化基础科研平台,致力于推动研究所前沿基础研究,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自主、宽松的科研环境。实验室着眼于创新与未来,注重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以及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怀着公平公正、自主开放的创新精神,欢迎并鼓励具有专业知识与抱负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加入。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王博翔课题组致力于开展热科学与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聚焦面向能源、传感、热管理等应用微纳光/热调控材料与器件开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尺度热辐射与热管理技术、纳米光子学器件、红外传感与探测器件等。近期主攻课题包括智能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辐射制冷技术、集成电路散热材料、新型MEMS气体传感器等。
岗位要求:
物理、光电、微电子、化学、材料、工程热物理等专业博士学位,并具有两年及以上博士后经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具有以下研究经验者优先:
1.纳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超材料与超表面
2.热致变色/电致变色材料、二维材料与量子材料
3.微纳加工技术
4.微纳尺度热辐射与传热
岗位职责:
1.从事相关研究方向科研开发;
2.撰写科研论文和专利;
3.参与实验室安排的其他科研、学术工作。
岗位待遇:
1.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具体薪酬面议,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补充公积金等;
2.符合各类国家级、上海市和中科院人才计划申请条件者,将全力协助申请;人才计划入选者可按政策享受国家、上海市、中科院和我所匹配的科研经费和生活补助经费;
3.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装备平台和办公场地;
4.本研究所设有人才公寓或人才租房补贴;根据自身情况可提供嘉定区等租房补贴;
5.按照上海市政策规定协助办理本人及家属子女上海户籍等。
具体工作地点:
上海市嘉定区平城路1455号。
导师介绍:
王博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青年研究员,2020前沿实验室独立课题组组长。此前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24年加入上海微系统所。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交大2030”计划、上海航天先进技术联合基金等项目10余项,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与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在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hysical Review B等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4)、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AUTSE)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等奖项。受邀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2次)、亚洲计算传热与计算流体会议(ASCHT)、热物理多尺度模拟国际会议(MSTP)等本领域内重要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0余次。担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科学理事会理事(Member of Scientific Council),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Carbon Neutrality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国际传热大会(IHTC)、亚洲热科学大会(ACTS)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分会场主席/主题召集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