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双选会
博士后(微生物组学-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青年长江-刘杨课题组)
30-35W/年
投简历
聊一聊
深圳
经验不限
博士
职位描述
生物学
生态学
海洋科学
有留任机会
团队介绍: 刘杨,课题组组长,特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菌系统发育学、微生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青年科技创新特等奖,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并被编入《普通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前沿》等教材。近年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PNAS Nexus、ISME Journal、Microbiome、mLife等期刊发表论文14篇,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2400余次,H-Index为24。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担任生物学重要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Biology of Archaea栏目副编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各类省市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 杜欢, 助理教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硕士生导师。具有数学、物理、生物等多个一级学科的学历背景,先后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科学学士、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后赴法国深造,获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生物技术硕士学位与巴黎萨克雷大学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研究聚焦于计算生物学与微生物代谢的交叉前沿,整合数学模型、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定量解析微生物的个体生长代谢与群落互作机制。在应用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以第一作者在Microbiome、Microbiology Spectrum、Quantitative Biology、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Physica 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 目前团队已有博士后3名,博士生2名,科研助理1名,研究生6名。 研究方向: 课题组聚焦但不限于古菌、浮霉状菌等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富集培养、生理与代谢功能的机制研究,以微生物组大数据和生物大模型为基础,整合宏组学、计算生物学、深度学习、分子生物学及合成微生物组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系统开展以下研究: 1.原核生物类细胞器的功能与演化规律; 2.古菌与细菌在海陆关键带的生态功能; 3.新污染物降解功能菌群的设计与构建。 岗位职责: 1.参与并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2.协助课题组团队项目申报,鼓励申请相关领域项目; 3.协助课题组日常科研事务,包括指导研究生等。 应聘条件: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具有以下任一研究背景或相关经验者即可申请: (1)深度学习、应用数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背景,宏组学分析、系统发育分析、数学建模、深度学习建模经验,熟悉Linux、R语言、Python等编程语言的使用; (2)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微生物生态学背景,蛋白互作、分离培养、遗传操作、合成微生物组等相关经验。 3.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岗位待遇: 深圳市政府提供优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博士后待遇和研究支持。深圳大学(普通)博士后综合年薪综合年薪33万元以上。深圳市海外博后计划:世界排名前200大学、前100或前50的海外博士入站,有不同额度的补贴(以政府政策为准)。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36万元。 2.学校提供15万元以上的综合年薪,且缴纳五险一金;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外提供奖励性薪资4.8万元。 3.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生活补助。 8.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工作地点
深圳大学粤海校区
深圳大学
相似职位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
深圳大学
高等教育单位
热招 31 个职位
单位主页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