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1.博导,国家杰出青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单分子生物物理、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基于结构的药物及抗体工程及合理化设计等。 自1994年得到博士学位以来,已经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二百篇,译作及著作5部(包括书中章节),翻译了结构生物学畅销教科书《结构生物学—从原子到生命》。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Cell; Nature; Science;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Nature methods; Nat. Strucut. & Mole. Biol. (NSMB); Genome Research; PNAS; Cell Research; EMBO J.; EMBO Rep.; Cell Rep.; Nucleic Acid Research(NAR); J. Biol. Chem.; J. Mol. Biol.; J. Immuno.; 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承担Cell等重要国际科学期刊审稿人, 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种项目的评审工作。历任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UCr)大分子晶体学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前秘书长、前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单分子生物学分会主席等职务;以及担任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BIOPIC常务副主任等职;
2.苏晓东教授近十五年来,在北京大学建成大规模、高通量、半自动化蛋白克隆、表达、纯化、结晶以及晶体结构解析技术平台,实现了高通量进行结构基因组学(蛋白晶体学)研究的目标,在国际相关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以蛋白质晶体学为主要手段的结构生物学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方法、设备,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发展基于三维结构的大分子药物(抗体及疫苗等)、小分子药物及大小分子联用药物的设计与研发; 利用现代化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NGS)研究肿瘤基因组学以及相关的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力图发展新的技术方法,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因及基因突变。
招聘方向:
1. 海洋地球科学;
2. 海洋工程技术;
3. 海洋生命科学;
4. 海洋科学规划。
任职条件:
1.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 专业背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工程技术,海洋遥感,海洋生物学,海洋药学,海洋环境与生态学,海洋治理,海洋法和海商法,海洋人文和海洋历史等;
3. 有流利英文交流与写作能力,在海洋相关领域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论文,并能在写作和提交、修改过程中负主要责任,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
4. 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进取精神,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