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南海之滨,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2010年12月南科大由教育部批准正式筹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22年2月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新深圳速度”。南科大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践行“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致力于成为一所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风险院介绍 :
南方科技大学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初期由南方科技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建设成立,致力于搭建一个革命性的动态风险管理平台,以交叉学科和数据驱动的方法为基础,发展应对不同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极端风险的实时动态监控、模拟仿真、趋势分析和预警预测工具。研究院目前由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系系主任、讲席教授陈晓非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Didier Sornette联合领导,主要方向包括金融与经济系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韧性城市与风险转移体系等高度跨学科交叉的方向,并聚焦系统性风险、极端风险和多风险跨系统传递。
招聘人才类型:
1. 领军人才(讲席教授/教授)
2. 优秀青年人才(副教授/助理教授)
招聘方向 :
自然灾害风险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地质、海啸、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研究,灾害链形成机制与演化研究,灾害监测与早期预警,灾害风险量化评估等
金融与经济风险方向:金融系统性风险、市场微观结构、投资组合风险、数量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金融市场与经济系统交叉风险、产业风险等
韧性城市及风险转移体系构建方向: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城市灾害风险应急决策与风险转移体系、生态环境风险与城市韧性建设等
复杂系统方向:复杂网络、多主体建模、统计物理等
引进条件及人才待遇
1.领军人才(讲席教授/教授)
(1)引进条件
• 国家级人才项目候选人或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终身教授、副教授或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领军人才。
(2) 支持措施
• 科研经费 :一事一议
• 团队支撑 :提供2个博士后名额,学校经费支持60%,自有科研经费招收博士后不限额。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和院系实际情况,在研究生名额分配上给予支持。可自主招收研究系列教师和科研教学助理。
(3)薪酬待遇
• 薪酬收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并享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 保险等福利:学校按照深圳市最高标准购买五险一金,还提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与高端医疗保险。按深圳市职业年金标准购买企业年金。
• 个人补贴:根据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相关政策,学校将协助申请相应人才项目,如成功入选可按规定享有项目资助/补贴。
(4)生活待遇
• 住房与补贴: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教师公寓或发放相应住房补贴。
• 生活配套:学校可协助办理人才及配偶、子女深圳户口或来华居留许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2.优秀青年人才(副教授/助理教授)
(1)引进条件
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国内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2)支持措施
• 科研经费:400-9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含国家、省市配套)。特殊情况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 团队支撑:提供2个博士后名额,学校经费支持60%,自有科研经费招收博士后不限额。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和院系实际情况,在研究生名额分配上给予优先支持。项目入选者可自主招收研究系列教师和科研教学助理。
(3)薪酬待遇
• 薪酬收入: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
• 保险等福利:学校按照深圳市最高标准购买五险一金,还提供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与高端医疗保险(覆盖大中华地区医疗保障)。
• 个人补贴:根据国家、省、市人才计划相关政策,学校将协助申请相应人才项目,如成功入选可按规定享有项目资助/补贴。
(4)生活待遇
• 住房与补贴:学校提供校内周转房或补助支持校外租房。
• 生活配套:学校可协助办理人才及配偶、子女深圳户口或大陆居留许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南科大亮点介绍:
南方科技大学扎根中国大地,紧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叠加的历史机遇,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知、创新、创业”的办学特色,践行“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努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及深圳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快速建设成为聚集一流师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并推动科技应用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 高质量发展的事业平台
南科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设置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九大学院,建成35个院系及若干中心,已形成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布局。现有在校学生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5000余人,研究生6000余人。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以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导向,根据综合成绩选拔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子。
南科大聚焦前沿科技、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坚大项目,吸引科研资源加速聚集。牵头承担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等重要平台的建设任务,通过重大攻关任务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2024年,学校围绕量子科技、生态环境、生物科学、先进科学仪器等前沿研究,积极推动国家级平台的牵头申报与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历年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37个,累计获批科研经费逾36亿元。2024年,已确认获批项目金额约19亿元,国家级项目获批金额和横向项目合同金额保持上涨。近五年,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主刊发表论文量稳定保持在内地高校前十。2024年1-11月中国高校/院所Nature与Science两大顶刊发文数量排名中,第一作者和通讯单位均为南科大的论文有12篇,位列全国第五;物质科学类科研成果在两大顶刊发文数量达10篇,位列全国第三。2024年,南科大自然指数FC值超过350,位列全球第25名,位列全球“十大后起之秀”榜单之首,创历史新高。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在全球高校中排名183名,内地榜单第13位。2024年,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进入了 ESI 全球前1‰,14个学科排名ESI全球前1%。
2. 追求卓越的事业伙伴
南科大灵活高效面向国际引才,汇聚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教师1400余人,包括院士61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50人),国际会士73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62人次,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教育部人才项目入选专家50人。连续六年获深圳“人才伯乐奖”第一名。教师队伍中,45岁及以下教师占比约80%。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高层次人才占教研系列50%以上。202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全职加入南科大。2024年,全职引进瑞士工程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迪迪埃•索尔内特 (Didier Sornette) 。近两年新引进人员原工作单位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遗传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等。
3. 尊重包容的人才生态
南科大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高,力图通过完善学术治理机制,形成追求卓越、尊重包容的人才生态。教学科研系列教师全员实行国际通行的“预聘长聘制”“项目负责人(PI)制”。学校为教师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在科研启动经费、科研空间、学生培养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允许教师独立组建科研团队自由开展科学探索。采用学术委员会评审和国际同行评审机制,鼓励人才快速成长成材。新时期,南科大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立“PI+团队+平台”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在保持现行PI制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核心跨学科科研团队发展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支持。南科大努力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氛围,成立教授委员会,组织教授参与学校治理和办学管理。邀请院系、教授代表参加学校战略研讨会、教师代表大会,面对面听取教授意见和建议,并逐一督促落实。科研部、教学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均由资深教授担任,精准了解教师需求,为教师提供贴心服务。南科大面向学术前沿,国际人才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国际交叉合作研究项目众多。
4. 山海连城的绿美生活
南科大位于中国深圳,一个用44年时间,把边陲小镇变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奇迹之城,梦想之都。深圳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千园之城”,气候温润,空气清新。校园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南山区,毗邻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氛围浓厚,生活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232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内有九座山和千亩荔枝林,大沙河蜿蜒穿贯,风景如画,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校园环境满意度大调查中,校园环境、图书资料、体育设施、校园安全等指标均列全国第一。
风险院部分亮点成果和合作单位
1. 关于风险院
南方科技大学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初期由南方科技大学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建设成立,致力于搭建一个革命性的动态风险管理平台,以交叉学科和数据驱动的方法为基础,发展应对不同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极端风险的实时动态监控、模拟仿真、趋势分析和预警预测工具。
研究院目前由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系系主任、讲席教授陈晓非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Didier Sornette联合领导,主要方向包括金融与经济系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韧性城市与风险转移体系等高度跨学科交叉的方向,并聚焦系统性风险、极端风险和多风险跨系统传递。风险院拥有独立的教学科研序列教授团队,并统筹学校地空系、环境学院、金融系、统计系、计算机系等与风险研究相关领域教师共30余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际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9人。自成立以来,风险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灾害与风险方向的成果已在《Science》、《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等国际顶级期刊累计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近1/3为国际合作论文。共获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各企业单位资助项目60余项,总经费近亿元人民币。
2. 风险院的独特特点
(1)理工商医综合交叉
风险院结合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医学、金融、保险、管理等多个学科,专注于研究不同系统之间风险的传导与影响、不同风险的耦合、次生灾害风险等综合性问题,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灾害与风险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
(2)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风险院聚焦极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