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要求:
1.双创人才引进单位应是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研发机构或技术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权威咨询机构等。
2.A类人才: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高技能创新人才可放宽至60周岁;获批“四青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或具备相当水平;有5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技术技能或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工作经历;聚焦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注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有丰富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所在团队有一流高水平成果。
3.B类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人才可放宽至50周岁;获批江苏双创人才、江苏特聘教授、“333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等省部级人才项目或具备相当水平;有3年以上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从事研发、技术技能或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工作经历;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有高水平科研成果。
4.C类人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至45周岁;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级职务、工作业绩突出、在业界有一定影响;曾在企业、科研单位及相关机构核心科研团队担任学术/技术骨干,所在团队取得显著成果。
5.
基本要求:
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个人品德、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引才方式:
1.岗位编制
新引进人才岗位分为4种类型:(1)龙山学者;(2)优秀师资;(3)双创人才;(4)博士后。
(1)前三类岗位(教学科研岗教师)直接给予高校事业编制,入职后享有江苏省政策规定的公积金、住房补贴、社会保险等法定待遇,以及学校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优秀师资不采用“非升即走”或类似招录模式,不实行竞争性淘汰。
(2)双创人才(非教学科研岗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高校事业编制或人事代理岗位,按照政策规定享有相关待遇和校内福利。
(3)博士后(“攀登计划”博士后、师资博士后)
• 攀登计划”博士后:依托我校申请且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博士后人才专项等项目的博士后,项目获批后同时签订师资博士后协议及优秀师资协议,办结出站手续后可直接入职学校优秀师资。
• 师资博士后:通过学校人才面试,作为学校优秀师资储备的博士后,签订师资博士后协议,满足留校条件且办结出站手续后可入职学校优秀师资。
2.协议聘期
(1)引进人才服务期一般为10年,服务期满按照江苏省人社厅政策予以续聘;
(2)龙山学者(年薪制)聘期前5年薪酬按照协议约定标准发放,聘期后5年的年薪额度根据聘期前5年的工作业绩评估情况确定。
3.入职考核
(1)考核指标:师德师风、科研成果、教学能力、科研潜力等。
(2)考核方式:采取综合评估方式,设定总积分要求和科研能力单项要求。科研成果统计周期为近五年(精确到半年)。
(3)考核系数:应届博士毕业生总积分要求按照1.0系数执行;从事2年以上博士后或教学科研工作的,总积分要求按照1.2系数执行;从事5年以上博士后或教学科研工作的,总积分要求按照1.5系数执行。35周岁以上人才可一人一议。
(4)录用规则:同时符合人才引进总积分要求、科研能力单项要求且通过学院、学校面试的,可录用为我校正式教师。
薪酬制度:
1.薪酬标准(非年薪):应届博士入职后,基本工资、基础绩效以及公积金、住房补贴和社会保险按照事业单位规定标准发放和缴纳,奖励性绩效参照副教授标准发放。
2.龙山学者(年薪制):学校将年薪制升级为“龙山学者支持计划”,在职教师(含新引进教师)均可申报,分五个层次,年薪30-150万不等,考核方式灵活。
3.
4.福利待遇:
5.学校设立人才特区,智慧气象、气象工程、信息工科、统计学等紧缺学科新引进人才的薪酬待遇(年薪、安家费)在现有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
6.学校提供安家费或安置费(外籍人员),此项费用不含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经费以及其他非本校人才补贴。新教师进档入编手续办理完成后即可申领安家费,首次申请额度最高可达80%,其余部分在获批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任务后予以发放(一次性或按月发放均可)。
7.学校为新教师提供2年精装修公寓周转(拎包入住,免租金)。同时,可申请南京江北新区免租“拎包入住”人才公寓,以及研习、面试、租房、名校优生等补贴。
8.签约并入职我校人员可报销就读或就职单位至我校面试的旅费(往返)以及来校报到旅费(单程):国内额度不超过 0.75 万元人民币,亚洲、澳洲地区额度不超过 1.8 万元人民币,其他地区额度不超过 2.4 万元人民币(非年薪制人员)。
9.港澳台籍与外籍教师年度考核合格的,年底一次性发放旅费补贴:亚洲、大洋洲国家或地区为1 万元人民币/年/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国家或地区为1.5 万元人民币/年/人。
10.开放体育馆、健身房和恒温游泳馆,以及全校区集中供暖等生活配套服务。
1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2年,可参评副教授;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可参评教授。具体要求可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办法及各系列资格条件》。
12.近两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入选后可直接参评教授。
13.与我校签订工作协议或入职不满6月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含同级转评)教授/副教授。
14.入职不满3年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教授;在职副高职称人员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或标志性成果者,也可直接申报教授。
15.学校依托教师教育学院,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教职工子女可免试就读集团下辖或合作学校。
16.全面实施“团队化”建设,采取“PI制”团队管理模式;对标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优秀青年学者自主组建团队,团队人员编制数量不受限制。
17.具有博士学位(讲师)即可申报硕士生导师资格,具有副教授职称即可申报博士生导师资格。
18.依托“龙山学者支持计划”和人才联络与服务系统,向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和人才项目申报、生活服务等一站式、个性化、菜单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