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临床研发中心主任、上海市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化中心主任、上海市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化中心主任。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揭榜挂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纵向及横向课题十余项,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在Nature Cancer、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Seminars in Cancer Biology、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Engineering和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其中IF>10的论文16篇。参编中英文论著Lung Cancer(2021,副主编)和《肺癌》(2021,副主编)2部,还应邀参加《临床研究经典案例分析》(2021,副主编)和《肿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2020,编委)的编写工作。应邀参加中国临床肿瘤学年会(CSCO)、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欧洲临床肿瘤学年会(ESMO)、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日本肺癌学会年会(JLCS)等学术会议,进行了口头汇报及壁报展示,获得了参会同行的认可。目前担任CSCO研究基金会评审专家、《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英文)》(CMJ PCCM)期刊期刊编委。作为指南专家组主要秘书参编了《2019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及2020年至2023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参与了《2019年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和《2019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工作;入选了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青年智库、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学者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35 under 35 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和上海医术奖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上海抗癌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
研究方向:
1.肺癌早期诊断策略探索;
2.肺癌精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3.肺癌转化研究及医工交叉研究;
4.小细胞肺癌相关研究 ;
5.肺癌相关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研究;
6.肺癌多组学研究;
7.肺癌可视化研究。
任职要求:
1.年龄一般在36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进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博士学位年限不受限制。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积极进取、踏实敬业、团结协作;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本专业领域SCI论文至少1篇。紧缺方向或有其他突出科研业绩的另行讨论;
4.满足博士后在站及工作时间要求。
岗位福利:
1.基础年薪:24万元;
2.住房伙食补贴:10万元;
3.普通考核奖励:6-9万元;
4.肺科超博特别奖励:12万元
5.综合年薪可达40-55万元,另享受医院科研奖励
6.优先留院、入编、选送纳入出国培养“百人计划”
7.完善的科研支撑平台(科研场地、办公场地、科研经费、导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