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双聘教授,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物物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 曾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1—2018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正教授,生物医疗仪器方向负责人。共发表NATURE、PNAS等SCI论文100余篇,他引5000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项, 国内外专利二十余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担任细胞分析领域期刊Cytometry Part A (影响因子4.25)副主编,国家外专局“海外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国家基金委医学部和信息学部会评专家,科技部十四五规划诊疗装备专项光电设备专家召集人。
研究方向:
1.可用于肿瘤光学早期检测的“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
2.在体肿瘤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及近红外纳米光学探针技术;
3.活体光学细胞操纵技术研究;
4.激光医学与老年痴呆症的光治疗技术。
任职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热爱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
2.已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以中国博士后网站提交申请时间为截点计算);
3.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信息学、计算机或工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4.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在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本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国际公认 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5.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光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影像、肿瘤学、神经科学或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等。
岗位福利:
1.薪酬福利:“博新”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国家资助B档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入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腾云博士后”项目的全职博士后将在其基础年收入上每年额外获得10万元资助;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合作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住房: 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按照博士后类型享有不同的优先分配权;
3.各类基金申请: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和医学部博雅博士后等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