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简介:
能量与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能量与养分的获取与同化常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深刻改变了温度、水分和养分的时空分布规律。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植物如何高效地获得自身所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如何将光合固碳与矿质元素吸收相协调,实现“碳-矿平衡”?植物如何应对复杂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高轶群教授课题组致力于探究植物如何在逆境环境中实现能量与养分的高效获取与平衡,这对于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课题组发展需求,现招聘博士后若干名,从事C4植物高效光合,根系发育及扩散屏障建成,养分吸收与转运等方向研究。
合作导师简介:
高轶群,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2013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学习,201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2024受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资助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5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ure Plants, Molecular Plant, PLoS Biology, Plant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先后主持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Newto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岗位需求:
根据课题组发展需求,现招聘博士后若干名,从事植物高效光合,根系发育及扩散屏障建成,养分吸收与转运等方向研究。
任职要求:
1.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植物学、遗传学、作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不超过3年的人员。
2. 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有玉米、水稻等作物研究背景。
3.对上述科研方向有强烈的兴趣并有良好的自我驱动力。具有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研究经验,能够熟练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优先考虑。
4.已经或即将在高水平期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者优先考虑
岗位待遇:
学校博士后合同期限为2年或3年;综合年薪33万元以上。优秀博士后可以享受富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厚待遇;独享学校博士后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职业发展通道畅通。
1. 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36万元。
2. 学校提供15万元以上的综合年薪;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以申请“荔新奖励计划”,学校另外提供奖励性薪资4.8万元。
3. 符合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以通过“荔园留菁计划”直接申请教师岗位。
4.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独立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项目。
5.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 博士后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7. 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6万元生活补助。
8. 若博士后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9. 实验室将全力支持青年人才申请市、省、国家和国际各类科研项目,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岗位职责:
1. 根据研究兴趣与合作导师共同完成相关科研课题,并完成博士后入站期间规定的各项科研任务。
2. 参与指导实验室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开展等工作。
3. 在合作导师协助下,申请独立科研项目。
本招聘长期有效,期待与各位青年才俊携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