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及骨骼再生修复。
2.骨骼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
岗位类型:
1.创新培养岗
以培养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优岗优培”的方式加强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是博士后的头雁方阵。基础年薪40-60万元起,最长可资助5年,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类)可直接入选“创新培养岗”。
2.A岗
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青年人才为主要目标,主要招收对象为具有较扎实科研工作基础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博士。基础年薪28-52万元起,最长可资助4年。
3.B1岗
以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入站博士后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招收对象为具有一定科研工作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博士。基础年薪18万元起。
4.B2岗
以培养具有一定科研思维的临床型人才为目标,将博士后培养与住院(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结合。薪酬待遇由所在医院确定。
招聘条件:
1.既往业绩良好,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学位主管部门已同意授予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经学校评议后确定进入创新培养岗、A岗、B1岗或B2岗;
2.基地博士后:进入学校设立的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需要获得博士学位,对既往业绩不做特别要求(基地另有要求的除外)。
福利待遇:
1.薪酬待遇
博士后薪酬主要由基础年薪、奖励年薪、科研绩效、合作导师补贴和项目资助经费组成,采取“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
(1)基础年薪
• 校本部博士后:
创新培养岗:资助期最长不超过5年,基础年薪40万元起;
A岗:聘期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基础年薪28万元起;
B1岗:聘期2-3年,基础年薪18万元起;
起点年薪含广东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现行标准为每人每年15万元,若广东省财政调整经费标准,则随之调整;
• 附属医院博士后:聘期2至5年,基础年薪由医院发放,基础年薪25万-85万元,详见附表。
(2)动态晋岗
• 符合政策要求的拟进站、在站博士后均可申请创新培养岗,转岗次月起享受相应岗位待遇,按创新培养岗标准进行考核;
• 校本部B1岗博士后在聘期内符合一定条件,可申请从符合条件次月起享受A岗待遇,按A岗标准进行出站考核。附属医院参照执行。
(3)科研绩效
校本部博士后享受大学全额科研绩效奖励,附属医院博士后按附属医院科研绩效进行奖励;
(4)合作导师补贴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享受合作导师提供的科研补贴,每月补贴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具体以合作导师同博士后协商确定的数额为准;
(5)项目资助
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除享受基础年薪外,同时享受项目资助经费增额部分,主要包括:
• “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广东省财政资助优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进站博士后流动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每人资助40万元(不再重复享受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15万元/年);
•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采用“核实认定、不限名额”的方式,入选者由广东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30万元生活补贴(不再重复享受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15万元/年),两年60万元。出站后留粤工作的,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
• 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给予每人每年28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国家资助期为2年,另每人一次性配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
• “香江学者计划”。国家财政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元港币(不再享受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15万元/年);
•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家财政资助每人每年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元澳币(不再享受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15万元/年);
•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国家财政资助每人2万元;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18万元;面上资助:8万元;
• 其他国家和广东省设立的资助项目。
2.其他福利
(1)校本部博士后可按规定申请博士后公寓(免租金,一房一厅以上,配备基本家具);如无法安排博士后公寓,学校提供租房补贴每月2000元,发放期限24个月,全额待遇标准延期期间可继续享受;附属医院博士后住房待遇参照校本部执行;
(2)博士后入站即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符合业绩要求),指标单列,不设比例限制,或者申请认定中级职称;
(3)校本部博士后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学校内部公费医疗;附属医院博士后享受内部公费医疗或属地医保;
(4)博士后将人事档案等转入后可按规定申请落户;
(5)学校为博士后申报各类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支持服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培训讲座、专家一对一辅导、全程跟进服务等;
(6)博士后可按相关规定享有学校各类公共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