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二级学科:卫生毒理学
研究内容:环境应激与慢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防控策略
招收类型:
1.卓越博士后:指学校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招收培养的高水平全职科研人员,其人事及工资关系纳入我校管理。卓越博士后视同我校正式职工;
2.师资博士后:指学校为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招收培养的在职人员,仅限学校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人员;
3.项目博士后:指合作导师根据其项目研究需要,由合作导师出资、博士后本人自筹经费等方式招收的科研人员;
4.卓越博士后人员须全职在站完成科研工作,师资博士后需至少保证2年全脱产研究时间,项目博士后人员需至少保证1年全脱产研究时间。
任职要求:
1.申请者应近3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岗位待遇:
1.卓越博士后薪酬25万/年,学校资助2年,并提供8万元科研经费,合作导师匹配8万元;
2.师资博士后保留原岗位的工资标准,学校提供4万元科研经费,合作导师匹配4万元;
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近进站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不含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人员)可申报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分为A、B、C三档,资助期为两年。其中,A档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8万元人民币(另外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每人8万元);B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人民币;C档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
4.对全球排名前200高校博士毕业生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并留(来)辽工作人员,辽宁省给予30万元奖励;
5.符合沈阳市博士后培养工程资助条件(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人员,沈阳市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最多资助2年;
6.沈阳市对博士毕业生提供每年3万元的生活补贴(与沈阳市博士后培养工程资助不可兼得),共资助3年。
出站要求:
1.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的 SCI 论著要求:需本人为实际第一作者,合作导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
2. 卓越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科研业绩一
• 主持国家级课题 1 项。
(2)科研业绩二
•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分区(升级版)1区学术论著1篇;或 CSSCI 期刊2篇。
3. 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科研业绩一
• 主持国家级课题 1 项。
(2)科研业绩二
•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分区(升级版)1区学术论著1篇;或 CSSCI 期刊2 篇。
(3)科研业绩三
• 主持有经费资助的部省级课题;
•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中科院分区(升级版)2 区1篇;(2) CSSCI 期刊1篇;
4. 项目博士后:按协议约定满足合作导师制定的出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