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简介:
围绕气候变化科学、影响、脆弱性和适应的科学问题,以风险三要素为核心,开展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水碳循环和水文水质影响的模拟和风险预估研究,研发SSP1-5人口经济高分辨格网化数据,探索动态暴露度和纳入适应能力的脆弱性,丰富和发展了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提出基于影响/风险的极端事件预警关键技术体系,在Nature Conmmunications, PNAS等发表400余篇文章,专著和教材20余部,知识产权80余件,其中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件,获九项省部级科技和教育奖励。完成IPCC第五次和第六次报告编写,团队多人入列2%全球顶尖科学家行列, 为彰显国际气候变化中国话语权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任职要求:
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已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科研创新潜能;
4. 须在我校全职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资博士后聘期一般为2年;
5.需求专业:气候变化影响模拟和影响归因;共享适应路径研究。
薪酬待遇:
1.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师资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税前),标准25-50万元/年。2024QS排名前50高校博士毕业生年薪标准达50万元/年,2024QS排名前100高校博士毕业生年薪标准为40万元/年。在站期间同时获得国家或者地方博士后人才项目支持,则在原薪酬基础之上叠加国家或者地方项目待遇。特别优秀者各类资助叠加年薪可达百万元;
2.可享绿色职称通道: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符合条件的可申报高级职称;
3.人才服务保障优质:按南京市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提供2年精装修公寓周转(拎包入住,免租金),享受与校内教职工同等工会、餐补、子女教育等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