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担任理事长和主任。
季华实验室选址于佛山市三龙湾科技城核心区域,位于广佛交界中心地区,距广东省政府13公里,距佛山市政府12公里,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季华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以“顶天立地,全面开放,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建设原则,以打造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搭建一个国际高端的科研平台、沉淀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带动一方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为建设期主要任务。
季华实验室将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核心人才为主导的强大科研队伍,取得一批“顶天立地”的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现面向全球诚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加入季华实验室。
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潜力,且符合招聘岗位要求;
5.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并提供原单位出具的全脱产证明。
研究方向及要求:
1.研究方向1: 光学检测
(1)专业要求:光学工程、光学、微纳光学、光电子技术科学等光学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光学测量;
b.光电器件制备;
c.超分辨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3)其他要求:
熟悉几何光学、衍射光学、偏振光学及像差理论,熟悉各类基本光学系统的构成,能熟练使用Zemax、Code V及LightTools等软件完成光学系统分析。
(4)招聘人数:2人。
2.研究方向2: 高分子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
(1)专业要求:材料、化学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研究摩擦学领域常用的PTFE、PI、PEEK等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或制备;
b.研究MOF材料、COF材料或微胶囊的合成;
c.超分辨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d.研究密封材料、轴承材料、摩擦片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e.研究润滑油减摩抗磨添加剂。
(3)其他要求:
掌握材料方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4)招聘人数:2人。
3.研究方向3: 机械工程
(1)专业要求:机械工程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设计满足特定工况的机械零部件,运用计算与仿真软件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b.完成零部件的加工、装配与调试;
c.进行实验室及实际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并联合其他相关结构,满足整体使用需求。
(3)其他要求:
a.熟悉加工机械的结构以及设计原理,了解生产、加工过程及加工工艺;
b.理解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具有良好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严谨、责任心强;
c.熟悉国家规定的机械设计相关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
(4)招聘人数:2人。
4.研究方向4: 化工材料研发
(1)专业要求:化学、化工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从事液体润滑材料的研发工作;
b.从事复合材料设计及制备的研发工作;
c.从事高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d.从事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3)其他要求:
a.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性好,能承受产品开发压力;
b.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熟悉专利的撰写及申报流程;
c.研究方向与有机合成等方向相关者优先考虑。
(4)招聘人数:2人。
5.研究方向5: 超快光学
(1)专业要求:物理学、光学等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研究百瓦级大功率飞秒激光器;
b.研究基于空芯光纤的激光脉冲压缩技术;
c.研究基于多通道腔啁啾镜反射脉冲压缩技术;
d.研究极紫外激光产生技术。
(3)其他要求:
掌握激光产生原理,掌握大功率飞秒激光产生原理,有扎实的光学理论基础。
(4)招聘人数:1人。
6.研究方向6: 光学成像
(1)专业要求:物理学、光学等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研究衍射叠层成像(CDI)算法;
b.研究透射式CDI成像装置,实现波长级成像分辨率;
c.基于极紫外激光,研究30nm级晶圆明场缺陷检测。
(3)其他要求:
有扎实的光学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相干成像原理。
(4)招聘人数:1人。
7.研究方向7: 自适应光学
(1)专业要求:物理学、光学、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
(2)工作内容:
a.研究大气湍流光学传输特性;
b.研究高带宽波前传感器;
c.研究百单元高带宽变形镜;
d.研究自适应波前校正算法。
(3)其他要求:
掌握基本的控制理论、激光原理。
(4)招聘人数:1人。
博士后在站期限:
1.博士后在站期限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1个月;
2.经实验室同意,可根据项目期限和承担任务延期出站,总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4年;
3.在站期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博士后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总期限不得超过6年;
4.联合培养单位对博士后在站最长期限要求少于6年的,按就低期限标准执行;
5.期满后,必须流动出站或转至下一站。
出站条件:
1.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以季华实验室为第一作者单位)满足以下要求即为合格:
(1)从事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第二作者(合作导师排名第一)在该领域中科院1区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2)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合作导师排名第一)在SCI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3)从事工程研究的,以季华实验室为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SCI期刊发表专业论文不少于1篇;
2.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级研究项目或主持省部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等,满足其中之一即为合格;
3.博士后工作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完成的工作量明显超出合格标准。
薪酬待遇:
1.基本薪酬
博士后工作期间,综合收入税前不低于税前30-50万元/年(不包含实验室承担的的五险二金部分)。
2.生活补贴
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佛山市政府给予税前15万元生活补贴,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生活补贴按年度发放。
3.支持条件
(1)实验室具备自然科学序列和机电工程序列正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资格,在站博士后可以根据业绩成果在实验室进行职称评定;
(2)进站博士后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资助的,佛山市给予等额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