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介绍:
此次招聘博士后人员将与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开展深度联合培养,致力于解决学术前沿挑战或产业瓶颈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导师:
刘彬教授
2002年和200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并于201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助理教授,2017年晋升为副教授。2023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授。长期从事光(电)催化和原位表征研究。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Water, Science Advances, JACS, Chem等发表研究和评论文章200余篇。被引用超过3.5万次,h-index 92 (google scholar)。2016年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材料化学杂志》评为新兴研究者,2018年被美国化学学会《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评为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2019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交叉领域“高被引研究人员”,2020-2022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化学领域“高被引研究人员”。
刘彬教授课题组代表性成果:
1. Nat. Chem, 2024, 1250-1260.
2. Nat. Catal. 2023, 916-926.
3. Nat. Energy, 2023, 1386-1394
4. Nat. Water, 2023, 95.
5. Nat. Catalysis, 2021, 374.
6. Nat. Energy, 2018, 140.
7. J. Am. Chem. Soc., 2023, 20683
8. J. Am. Chem. Soc., 2023, 15600
9. J. Am. Chem. Soc., 2023, 11829
10. J. Am. Chem. Soc., 2023, 13038
深圳大学合作导师:
苏陈良教授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0)、深圳市杰青(2020)、鹏城学者(2018)、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2017)、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3,排序第一)、Nano Res.青年科学家奖(2022)等个人荣誉或人才计划资助。主要从事小分子光(电)催化转化合成医药化学品。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Nat. Chem.、Nat. Catal.、Nat. Nanotech.、Sci. Adv.、Nat. Commun.(5篇)、Angew. Chem. Int. Ed.(5篇)、Adv. Mater.(2篇)、Natl. Sci. Rev.、Sci. Bull.(4篇)、Chem. Soc. Rev.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担任Sci. Bull.期刊特邀编委,Nano. Res. Energy等期刊青年编辑。担任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会副主任、光催化专委会副秘书长、可再生能源光催化专委会委员等。
1. Nat. Chem, 2024, 1250-1260.
2. Nat. Nanotechnol. 2024,s41565-024-01716-z.
3. Nat. Catalysis, 2021, 374.
4. Sci. Adv. 2024, eadl5432.
5. Nat. Commun. 2024, 4744.
6.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4568.
7.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319685
8. Nat. Commun. 2022, 6229.
9. Adv. Mater. 2021, 2101455;
10. Adv. Mater. 2021, 2008471;
11. Nat. Commun. 2021, 2351;
12.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357.
13. Nat. Sci. Rev. 2021, nwaa156.
14. Nat. Commun. 2020, 11: 4722;
15. Sci. Bull. 2024, S2095-9273.
岗位职责:
1.深圳大学博士后入站,进行相应课题的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
2.参与相关学术方面的合作交流,协助导师推进项目的进行与完成。
3.协助合作导师完善平台建设。
研究方向:光催化、电催化、有机合成
应聘条件:
1.具有或即将获得有机合成、催化科学等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2.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3.博士研究期间有相关独立工作经验。
4.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尝试新研究方向。
5.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
聘期待遇:
1.聘期2-3年;
2.工资待遇 34万-38万:
3.深圳大学每月发放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8000 元(需缴纳五险一金,并扣少量税)。
4.开题报告(入站三个月)和第一年考核合格完成后,深圳市政府各发放一次18万元(免税)的津贴,聘期共发放两次,共计36万元。
5.课题组津贴,3000元/月。
6.深圳大学提供住房补贴(2240元/月,免税)。
7.深圳大学提供定期体检、每月350元餐补以及体育运动津贴。
8.荔新奖励4000元/月:博士毕业不超过三年或年龄不超过33周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博士毕业高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世界大学排名前150名高校;
• 原“985工程”建设高校;
• 所在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以上等次或排名前10%。
(2)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仅计排序第一)发表论文符合以下条件:
中科院大类二区以上学术论文2篇(至少1篇为一区),或中科院大类二区学术论文3篇;
发展前景:
1.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一步博士后深造;
2.留菁计划:每年遴选约20-25名优秀博士后或副研究员进入助理教授队伍;
3.课题组出站博士后(深大)已有两人获得海优、十多人出站后在985, 211等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