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开展眼科医工交叉科学研究工作
拟研究课题:
1. 新型眼用II区红外探针研发
2. 生物材料在眼科疾病治疗应用
3. 眼病精准诊断新技术
4. 医工交叉创新技术
任职要求: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在三年内;
2. 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优秀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3. 具有生物材料、化学、传感、眼科学等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福利待遇:
1. 年薪30-50万+,具体面议;
2. 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支持,鼓励申报国家及上海市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基金;
3. 按规定入住复旦大学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等按照学校博士后相关政策执行;
4. 其它支持:按照复旦大学规定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在站期间工作表现突出的博士后优先考虑留院工作。
应聘材料:个人简历(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荣誉奖励及相关证明等。
课题组介绍:
黄锦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现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眼科研究院副院长、视光学科副主任、上海市眼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英国角膜交联委员会UK-CXL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等多项组织委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2022年度)、中国眼科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专家、“全球角膜生物测量领域专家”第18位、省部级卫生高层次人才、省部级数理医学学会青年科学家。
从事眼球生物测量、纳米生物材料、基因编辑等多学科领域的眼部医工交叉研究,首次提出国际眼科生物测量技术“金标准”,达到国际先进的评价体系,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行业专项、浙江省卫生厅重大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20个研究,在N Engl J Med、Lancet、JAMA、Adv Mater、ACS Nano、Ophthalmology等国际权威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及收录SCI学术论文110篇,前1% ESI高被引用文章1篇,Nature Index 2篇,封面文章13篇,以主编/译、编/译委和秘书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等出版的眼科专著17部,已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三维眼前节测量分析仪的研制,获得欧洲CE产品证书1件,授权国际发明专利(美国)1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三项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眼科学指南PPP,曾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等多项荣誉。
张凡,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士。2012年协调成立了复旦-陶氏化学联合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副主任。2020年成立了上海市生物医学检测试剂工程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纳米技术及生物分析, 如早期癌症诊断与治疗,药物储存与释放,体内与体外生物医学成像分析等。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Nat. Maters., Nat. Nanotechnol., Nat. Rev. Engineering., Nanotechnol.,Nat. Commun.等Nature系列论文10余篇,他引30000余次,H index 95,累计超过4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18-2022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撰写出版英文专著2部。获得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科学探索奖,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四完成人)、201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上海市青年英才科技奖等荣誉。受邀在Nature conference等国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30余次,同时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 (Nanoscience Section)执行主编。自主研发的荧光寿命成像设备和探针试剂已实现转化,目前已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肿瘤医院、同济大学皮肤病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单位用于临床研究。开发了上转换荧光编码体外分析技术,提高了多重生物检测的通量和灵敏度,免疫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