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人数:1~2人
课题组介绍
复旦大学上海市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12月由上海市科委正式立项,实验室主任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宋志坚教授担任。实验室立足于解决临床环境中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问题。其总体定位以临床医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手术需求为驱动;以解决临床应用的学术论文、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为成果形式;以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实现成果转化,服务于临床,最终达到提高疾病诊治水平的目的。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依托复旦大学的研究基础和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进行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机制体制创新,打造“产学研企协同创新平台”为目标,聚焦高值耗材及器械、智慧医疗电子、体外检测设备、医疗机器人、疾病精准防控等领域,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完成总值3000余万元科研设备购置,包括光声显微、超声成像、光声/超声双模态断层扫描、荧光成像等仪器设备。
课题组与多家附属医院密切合作,具有充足的实验空间、完善的科研平台、先进的(共享)仪器设备以及满足实验所需的小动物样本等资源。
研究方向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紧密联系基础和临床,从生物医学影像学出发,结合人工智能实现数据驱动,研制光声/超声智能成像技术与仪器,并围绕脑科学、肿瘤学、神经学开展基础和转化研究。具体包括:
1.用于生物体内高分辨率结构、形态、功能、代谢的先进生物医学成像系统的开发,包括且不限于光声成像、超声成像、荧光成像等;
2.低成本、便携性、可穿戴的多分子对比度光声成像技术与仪器的开发;
3.用于心血管科学/脑科学/淋巴学/肿瘤学/肾脏学等临床前生物医学应用的人工智能辅助分子影像学分析;
4.基于多尺度光声成像的智能影像诊断平台及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研发。
应聘条件
1.硕士学历以上,生物医学工程、精密仪器、自动化、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声学工程、基础医学、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等相关专业方向毕业;具有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者优先;
2.善于沟通、思路清晰、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敬业精神,能协助课题组的财务报账和实验室日常管理;
3.接受工作地点为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薪酬待遇
1.按照复旦大学常规招聘执行,年薪15~20万,具体面议。此外,课题组根据个人表现和贡献附加奖励;
2.优秀者在聘期结束后将进一步支持其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