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专业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任职要求: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爱国奉献精神。
2. 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博士学位,并已取得各学习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扎实学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3.人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学校将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和科研条件保障。
4.海外留学人员: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研究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5.应届毕业生: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6.新讲师博士后:在国(境)内外知名院校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7.对于具有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工作经历的应聘人员,需符合应聘岗位的学历学位要求且个人综合学术水平高于学校现有同类型教师的平均水平。
8. 对于特别优秀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9.专业为电气工程、以及海上风电领域涉及的计算机、动力等交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方向为海上风电规划设计、送出技术、运行维护等
福利待遇:
所有招聘教师全部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对于引进的杰出人才,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购房补贴等支持,协助人才及随迁配偶办理落户相关业务,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海上风电研究院可提供相应的学科建设经费,提供办公、实验场地、团队支持。特别优秀的人才相关待遇可面议。
1.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引进待遇:一人一事一议
2. 省部级(青年)人才
聘任条件:
曾入选省部级(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或取得相当层次业绩的人才。近5年内,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过顶级期刊论文或获得国际学术/科技奖励。省部级青年人才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引进待遇:
(1)薪酬待遇:年综合薪酬50+万(青年30+万),人才安居费120+万(青年50+万)。
(2)科研经费:科研启动费100+万(青年50+万)。
3. 海外博士后或有工作经历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聘任条件:
近5年内,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过顶级期刊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引进待遇:
(1)薪酬待遇:重点学科人才安居费45+万,获批高层次人才则按学校相关政策另行叠加。
(2)科研经费:学科配套科研启动经费不低于1:1。
4. 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
聘任条件:
国内外优秀青年博士。近5年内,主持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引进待遇
(1)薪酬待遇:重点学科人才安居费45+万。
(2)科研经费:学科配套科研启动经费不低于20万
海上风电研究院:
海上风电开发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领域是上海电力大学布局的重点发展领域,海上风电研究院是上海电力大学部署的重要教学科研机构,性质等同二级学院,依托教育部海上风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绿色能源并网技术工程中心等开展建设。
我校海上风电团队自2006年起开始进入海上风电技术领域,有近二十年的海上风电领域研究积累,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成果丰富。近年来共承担了海上风电相关研究课题近50余项(含国家级项目10余项),承担中国--欧盟能源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子课题3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0余项。负责了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的电气系统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目前正负责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深远海大型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优化设计”工作。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牵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研究团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0篇,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近100项。
海上风电团队在符杨教授带领下,成功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等荣誉称号。团队成员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团队结构合理,具有长期合作经历和良好的凝聚力。
为促进海上风电研究院的高质量全面发展,现面向全球诚聘高端人才和青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