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大学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培博士后(50w, 清华大学/中科大博士后证书)
岗位职责:
1. 科研工作:无人驾驶与机器人的感知、交互和具身智能,包括算法设计和应用转化。侧重但不限于多模态融合、大模型Transformers、AutoML、RL、半/无监督和模型压缩等。聚焦于视觉与语音融合的感知与交互,和基于Transformer+BEV+Occupancy Network的感知和控制等具身智能技术。完成课题组分配相关的科研任务,发表顶会顶刊论文和完成应用转化。
任职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科学、交通与汽车工程、自动化、电子电气或人工智能专业背景,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 具备较好的编程能力,开源代码学习和论文复现能力。
福利待遇:
1. 聘期2年。博士后综合年薪不低于35~45万元(含地方政府资助)。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综合年薪不低于60万元。根据科研工作业绩表现,课题组提供相应的科研绩效奖励。
2. 除综合年薪外,学校高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超5万),发放租房补贴。
3. 提供充足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市财政给予0.6-2.4万元的学术交流补助。
4. 支持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级以上重点博士后资助项目,市财政按1∶1给予配套资助。
5. 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省财政提供60万元生活补贴,同时市财政按1∶1给予配套资助;出站后留粤工作的,省财政给予40万元住房补贴。
6. 支持博士后申报东莞市特色人才,享受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励、医疗保障、创业扶持、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优才卡服务等。
7. 工作地点松山湖科学城,可依托学校申请科学城内人才公寓,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8. 对于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将积极推荐大湾区大学(筹)相关科研岗位。
9. 出站后颁发清华大学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证书。
课题组介绍:
谢帮权,大湾区大学(筹)先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与美国克莱姆森大学(CU-ICAR)(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于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其航天工程专业规模为世界最大)。课题组实验室名为HelpAI Lab, 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式 (Embodied AI)无人驾驶与机器人。以第一作者在SCI中科院一区TOP刊或顶级会议上发表7篇论文。撰写教材三本(排名第一),已公开出版一本。参与国内外各类科研项目9项,其中含美国交通部和陆军部等3个项目;依托CU-ICAR超算中心Palmetto(曾在全美算力中排前三名)和利用网络架构搜索(NAS)技术等设计的高效模型,在公开/自制数据集、模拟器、机器人和整车上取得优越表现。
联合招收导师介绍:
杨余久教授,清华大学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未来媒体研究院理事;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视觉图像理解和分析等领域,聚焦于智能交互的场景,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交互中多模态的场景理解和决策进行应用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包括TPAMI、TIP、CVPR、NeurIPS等重要会议和期刊。获得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2020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IEEE会员、AAAI会员和ACM会员,多年担任CVPR、AAAI、ACL、NeurIPS、ICML、IJCAI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国际人工智能和移动服务大会(AIMS 2018,AIMS2019, Seattle,USA)组委会执行主席,2020年国际认知计算大会主席(ICCC2020)。
赵云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入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博士毕业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以“AI驱动”为特色,包括AI驱动的网络化智能控制、AI驱动的博弈决策和AI驱动的人机混合智能等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Springer英文专著2部、科学出版社中文专著1部、参编国家级教材章节1部。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5项,在研4项,负责总经费近700万。任IEEE CSS 北京分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