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需求: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风湿免疫团队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及风湿免疫中心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大国家级平台。风湿免疫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首批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长期引领中国儿童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学术影响力居全国首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是全国最早的儿科临床免疫学GCP专业之一,目前在研新药临床研究项目12项。依托此平台,2024年两名新招博士后获得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学科带头人赵晓东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云飞教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医师。团队在研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新的实验室面积超过800平方米。
学科带头人及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1. 赵晓东
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从事儿科临床和科研一线工作20余年。主要聚焦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这一组罕见且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的免疫遗传性疾病,开展疾病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原创性研究。主持国家卫健委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课题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文80余篇,主编4部教材和专著,作为免疫章节负责人参编第八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奖励。
2. 唐雪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
从事儿科临床和科研一线工作30余年。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风湿免疫学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华儿科杂志》十六届通讯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儿科药学杂志》常务编委等。发表科研论著百余篇,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7部,获“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风湿免疫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尤其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皮肌炎等的免疫调控及生物靶向治疗。
3. 安云飞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风湿免疫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医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风湿免疫青年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兼儿童过敏学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制与基因治疗产品研发。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 30余篇。自主研发基因治疗产品2种,一项进入临床试验。参编《儿科学》等书籍和专家共识10余项,科研经费充足,目前处于研究与产出高度活跃期。
4. 邱翔
博士,特聘教授。2012年北京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2023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助理研究员(Research Specialis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助理研究员(Scientist),师从美国三院院士Danny Reinberg教授和NF-KB发现者Ranjan Sen资深研究员。获得重庆市高层次人才计划,团队两名博士后获得国家青年人才计划。研究方向是小儿免疫和衰老免疫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第一作者发表在Molecular Cell (2018)和Science Advances (2020)。
岗位职责:
博士后相关研究
任职要求:
生物,医学或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
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免疫系统单基因遗传病新致病基因鉴定与机制研究
2.免疫出生缺陷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基因治疗研究
3.免疫系统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4.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
5.小儿免疫和衰老免疫
福利待遇:
1.工资收入30-60万,海外优秀博士年薪最高可达90万。
2.支持站中进编,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通过公开招聘进编制。
3.提供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支持并协助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
4.在站期间或出站留院的博士后,满足相应条件,可通过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