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领域/研究项目方向(二级学科):
1.功能染料、有机/超分子、光化学(分子传感、荧光成像、生物光催化、光动(Type-I PDT)/光热/声动/免疫治疗等方向);
2.先进光刻、半导体显示、柔性可穿戴器件(光引发剂、TADF、柔性显示用偏光材料等方向);
3.纳米生物医学(Prodrug、药物载体、外泌体、mNRA、纳米酶等方向);
4.化学生物学(PROTAC、细胞焦亡/铁死亡/铜死亡等方向);
5.生信、蛋白组学等方向;
6.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化学、材料、生物学、医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彭孝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为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的定量获取提供了新方法,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成为彩色喷墨打印耗材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发表论文35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0余项、ISO国际标准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4项省部级一等奖/特等奖。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李明乐,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海外优青,深圳大学青年团队培育项目负责人。2019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师从我国智能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教授。2019.12-2023.6担任韩国高丽大学化学系研究教授(Jong Seung Kim院士团队)、Brain Pool学者。2023年6月回国加入深圳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健康光学材料、生物光催化、肿瘤光/声动医学及相关的临床转化。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包括Nat. Chem. 1篇、PNAS 2篇、JACS 8篇、Angew 1篇、Chem 2篇、Matter 1篇、Biosens. Bioelectron. 1篇、Chem. Soc. Rev. 1篇、Acc. Chem. Res. 1篇、Coord. Chem. Rev. 4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8项,三项研究实现技术转化。主持国家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基、韩国KRF/BP基金等项目。获2020年度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优秀奖(全国19人),入选全韩BRIC2022、2023,全韩百佳研究团队。担任Asian J. Pharm. Sci. (JCR1, IF=10.2) ,View (JCR1, IF=8.6)和Smart Mol. 青年编委。
年龄要求:
35周岁以下(含35岁)
其他要求:
1.已取得化学、材料、生物、免疫医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优先考虑。
2.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3.具有光学信息材料、纳米疫苗、免疫治疗材料、声光电磁响应材料,以及具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大数据分析等专业学科背景(如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或实践经验者优先。
福利待遇:
1.深圳大学专职研究员综合年薪约35-65万元,具体面议。
2.优秀专职研究员可申请转为预聘-长聘制教师(深圳大学“荔园留菁”计划)。
3.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4.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5.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随迁入户;其子女入托、入学等相关事宜参照深圳大学教职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