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搜索
单位
简历
APP
博士后
45-90W/年
投简历
聊一聊
杭州
经验不限
博士
职位描述
微信扫码分享
数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其他条件: 1.在相关学术领域已取得明显业绩,研究项目具有发展前景,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薪酬待遇: 1.年薪45万起(含政府配套);享受杭州市萧山区人才各项政策(应届博士享受16万生活和租房补贴,博后出站享受80万安家补贴或100万购房补贴,还可享受住房贷款优惠、医疗保障等政策)。 先进信息所团队介绍 吴剑旗院士团队 吴剑旗,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领域专家。曾任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专注米波反隐身雷达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首型米波三坐标(3D)雷达、米波搜索制导雷达等反隐身装备。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杰出工程师等荣誉。 吴剑旗院士团队主要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雷达认知探测、成像与识别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教育部创新群体,开展电磁空间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全息感知、先进信号处理、多源信息融合等新方法。 团队现有24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研究所总工程师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8人。团队积极开展新形式的产教融合模式,诚邀海内外长期从事雷达、通信、导航、对抗、频谱感知等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或产业化工作人才加入。 廖桂生团队 团队由国家级人才廖桂生教授带头,研究方向包括阵列雷达自适应多维调控发射方向图、智能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与处理、多功能电磁波智能调控等。围绕新体制频率分集阵列雷达天线方向图时空耦合信号表征和利用的科学问题开展十余年研究,获得独创性成果。发表了国际首篇机载FDA雷达杂波抑制论文、首篇FDA雷达抗主瓣干扰论文,开创了新体制波形分集雷达抗干扰研究方向。 团队现有12名科研人员,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正高级职称人员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人,其他科研人员5人。 人才需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行业领军人才或国家级人才。 全英汇团队(智能感知) 全英汇团队由国家级人才、领军教授全英汇领衔,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团队聚焦“信息探测与智能感知”科研方向,团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现有成员11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人,其他科研人员7人。 人才需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 张学攀团队 张学攀教授团队研究方向包括一体化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以及卫星遥感处理与解译。前者旨在开发软件定义一体化电子设备,研究多功能信号分析/设计/处理/利用方法,突破关键技术;后者涉及SAR成像与数据处理、干扰认知与抑制、动目标指示、遥感智能解译等技术,并探索应用领域。 团队现有成员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人,其他科研人员1人。 人才需求: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 李亚超团队 团队负责人李亚超,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 团队研究方向包括高速高机动平台雷达成像技术、多维多域干扰智能感知与抑制技术、干扰突防微系统。代表性成果包括成功应用于导弹和高精度测量雷达装备中的相关技术,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和国防技术发明奖。团队现有成员1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1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 人才需求: 信号与信息处理、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信号处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传感器网络等专业人才。 李赞团队(电磁认知通信) 李赞,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从事电磁认知与管控、高安全高可靠传输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和设备系统研制。团队现有成员18人,团队成员中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3人入选省部级人才;其中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博士、硕士134人。 人才需求: 海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方向优秀人才。 陶海红团队 团队主要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微波与天线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西电杭研院等平台共建,主要围绕新体制雷达探测技术与系统开展研究。团队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准聘副教授2人,讲师1人。近五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级重点预研/ZB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 人才需求: 计算机、天线设计、雷达总体设计、雷达信号处理、多源融合感知等方向。 严俊坤团队(雷达探测与识别) 严俊坤教授团队主要开展雷达探测与识别理论和技术领域研究,现有国家级人才7人,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40余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团队成果获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团队以“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为根基,长期耕耘在雷达探测和识别技术研究这一前沿领域,从认知雷达探测,雷达组网协同探测、雷达自动目标分类识别等三个方向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 人才需求 信号处理相关专业。 张志亚团队 团队主要围绕新型相控阵系统和天线测量系统开展研究,现有成员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人,1人为省级青年人才。 人才需求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方向。 周峰团队 周峰团队依托于西电杭州研究院、电子信息对抗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电磁频谱感知与控制创新中心共建,面向电子对抗向电磁对抗的跨越式发展,重点解决电磁频谱与电子战的割裂、复杂电磁环境和高逼真仿真、高效推演与评估等难题。团队现有9名科研人员,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在读研究生14名。 人才需求 电子侦察、目标测向与定位、信号分析与处理、电磁干扰、态势感知、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电磁防护、博弈对抗、建模与仿真方向。 罗丰团队 罗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多年来持续开展以雷达为核心的电磁频谱感知、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复杂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方面开展研究,聚焦于雷达系统设计与应用,主要涉及海监测雷达和毫米波雷达领域,着重于研究雷达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设计与应用。 人才需求: 雷达、通信、导航、对抗等方向相关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无线电学) 楼顺天团队 楼顺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团队专注于两个主要领域:多功能综合电子微系统技术和数字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团队的研究成果包括高性能信号处理微系统、高集成存储微系统芯片、全国产一体化信息处理微系统和一体化阵列信号处理技术,这些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小体积、多功能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人,其他科研人员2人。 人才需求: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张帅团队 张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团队聚焦于近场微波成像和宽带宽角高集成封装有源相控阵技术。在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天线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包括多体制近场散射成像与RCS测试软件和有源相控阵优化分析软件与高集成设计等。团队现有成员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人。 人才需求: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电子类相关专业。 郭亮团队 郭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先进测试与设备测试评估,以及高分辨率合成孔径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创新提出了针对图像散焦和重影等难题的算法和方法,在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团队现有成员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人,其他科研人员1人。 人才需求: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 杨明磊团队 杨明磊,教授、博导,团队主要研究低空安防监视雷达、智慧城市技术和雷达信号处理,团队科研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省部级奖项多项。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人,其他科研人员0人。 人才需求 通信、图像处理等方向相关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
工作地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农东路8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相似职位
理聘安全提示
求职中如遇到招聘方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保或收取财务、强迫入股或集资、收取不正当利益或其他违法情形,提高警惕并立即举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科研设计单位
热招 30 个职位
单位主页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