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 课题组负责人简介。课题组负责人田艳艳20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军工企业一线担任项目负责人,2022年4月入职大湾区大学(筹)。主持完成军用电子元器件新品项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预研项目以及千万级别以上横向课题,为国家大科学装置、半导体产业制程设备、碳基新材料制程设备和尖端医疗设备提供“机器之心”——射频能量引擎,技术突破瓦森纳协议限制,解决国家在尖端科学和命脉产业的卡脖子难题。在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其中SCI文章多篇,申请射频电源相关专利3项。曾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23年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50强先锋”。其中纵向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用电子元器件新品项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预研项目。
课题组研究方向聚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种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射频电源,即围绕射频微波领域信号通信、小信号采样、控制、算法、软件等开展研究,且研究方向符合《东莞市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目录。课题组射频功率源射实战经验丰富,射频技术专业背景国内领先。
2. 联合招收导师简介。刘发林,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和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获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工学学士学位,后又分别于1988年和200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留在中国科大任教至今。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近20项,涉及毫米波雷达前端、毫米波仪器频率扩展、卫星组网通信、微波毫米波器件、计算电磁学、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技术等。曾获得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发表学术刊物论文100余篇,会议论文80余篇。其中SCIE、EI索引100余篇。已培养博士后9名,博士毕业生16名,硕士毕业生40余名。目前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射频功放DPD技术和SAR雷达成像算法。现为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副主任委员,《微波学报》副主编。
射频功放DPD技术和SAR雷达成像算法。现为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副主任委员,《微波学报》副主编。
任职条件
1. 具有微波技术、电磁场或电子电路等专业背景,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 为人正直,勤奋踏实,积极上进,具有高度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良好的专业英语写作和报告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理论功底和动手能力
岗位职责
1. 从事射频微波器件研究工作;
2. 参与课题组项目申报和实施;
3. 参与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工作;
4. 积极撰写高水平期刊论文;
5. 积极参与学校建设。
薪酬待遇
1. 聘期2年,综合年薪不低于35万元(包括东莞市每年20万元生活补助);出站后留莞工作的,市财政给予50万元生活补助。
2. 按属地缴费比例上限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带薪年假、节日慰问等福利。
3. 提供充足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市财政给予0.6-2.4万元的学术交流补助;根据科研工作业绩表现,课题组提供相应的科研绩效奖励。
4. 支持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省级以上重点博士后资助项目,市财政按1∶1给予配套资助。
5. 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省财政提供60万元生活补贴,同时市财政按1∶1给予配套资助;出站后留粤工作的,省财政给予40万元住房补贴。
6. 支持博士后申报东莞市特色人才,享受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励、医疗保障、创业扶持、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优才卡服务等。
7. 工作地点松山湖科学城,可依托学校申请科学城内人才公寓,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入学。
8. 对于优秀的出站博士后将积极推荐大湾区大学(筹)相关科研岗位。
9. 出站后颁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证书。